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(記者李恒、董瑞豐)7月6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。在國家衛生健康委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專家提示,公眾要注意解熱消暑,補充體力,清凈養心,清暑益氣,防范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健康危害。
據介紹,進入小暑后,很快就要進入伏天,天氣變得非常炎熱,也會越發悶熱和潮濕。在暑邪的影響下,人們容易感到疲憊、口渴多汗、惡心、胸悶氣短等。
“暑邪有兩個屬性,一是熱邪屬性,容易耗氣傷津,造成疲憊;二是濕邪屬性,濕性重濁黏膩,既容易困脾,造成脾胃運化功能失調,又容易困表,造成頭疼、頭重如裹、身體酸重等。”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魯藝在發布會上說。
人們應如何調整飲食習慣避免“暑氣”傷身?魯藝說,針對暑熱的特點,脾胃不虛弱的人群可以有意識地增加一些性味偏寒涼的食物,如綠豆、絲瓜、黃瓜、冬瓜。針對濕邪的特點,可選擇健脾燥濕或健脾化濕的食物,如蓮子、山藥、陳皮,對于濕邪困表,可選擇如蘇葉、藿香、砂仁等,燥濕解表,芳香醒脾、開胃。
專家特別提醒,要注意春夏養陽,不能過度貪食寒涼的食物,避免造成寒濕困脾現象。
小暑期間,氣溫高、濕度大,公眾會面臨哪些健康風險?“在戶外容易出現中暑,在室內容易患空調病。”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潘力軍在發布會上說,中暑的癥狀主要包括頭暈、眼花、惡心等。公眾盡量選擇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外出活動。白天外出時,要做好防曬降溫措施。如果出現頭暈、乏力、口渴等癥狀,應及時到陰涼處休息,補水降溫,若癥狀加重應立即就醫。
專家介紹,空調病指人們長時間在封閉的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時因空氣不流通、溫度較低,出現鼻塞、頭昏、打噴嚏、乏力、記憶力減退等癥狀。公眾要做好空調清潔,空調的設定溫度不宜低于26℃,每隔2至3小時,開窗通風20至30分鐘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progvisions.net/showinfo-108-327853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