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友詢問車門標語上的甲骨文
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記者 張弋 實習生 孟月
近日,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在鄭州地鐵4號線會展中心站搭乘地鐵時,車門標語“先下后上,文明乘車”8個漢字的下方,排列著的8個“神秘符號”,配文詢問“這是甲骨文嗎?”
在該地鐵站,也有一些網友拍到了懸掛于天花板的各類甲骨文裝飾,不禁感嘆:“不愧是河南,地鐵站里面都是甲骨文!”
用甲骨文裝飾的地鐵站
10月25日下午,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記者來到網友標注的鄭州地鐵4號線會展中心站,剛進站,就看到一排排甲骨文懸掛于天花板上。
據地鐵站工作人員介紹,該地鐵站建于2018年,是鄭州唯一以甲骨文為主題的地鐵站,在建站之初,這些甲骨文裝飾就有了,并不是最近新貼上去的。由于掛得比較高,字也不是很顯眼,因此平時也沒有人問過。至于這些字都是啥意思,他們也不知道。
隨后,記者將圖片發給頂端創作者、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特聘教授、博士生導師齊航福請他釋讀。他表示,“先下后上,文明乘車”這句標語比較好認,特別是甲骨文里的“車”字是象形字,從字形上來看很像古人乘坐的車,只要上下對照,從字形上就能認出來。
標語里的甲骨文“后”字,看起來和現在的“后”沒有區別,但齊航福表示,這個字用得不夠嚴謹。甲骨文里的“后”字其實是皇后、君后的意思,和“后母戊”里面的“后”為同義,但先后的“后”應當是“後”,二者字源是不一樣的,但現在都用簡體字了,因此也沒太大問題。
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。在齊航??磥?,通過地鐵站把甲骨文深入人們生活,可以讓公眾對古文字產生更直觀的認識,可以打破甲骨文的神秘感,提高文化自信。
甲骨文創制于何時?鄭州發現過甲骨文嗎?
殷商時期,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文字了。甲骨文究竟創制于何時?目前學術界還暫無定論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甲骨文絕非誕生于殷商時期。
在鄭州商城遺址,出土了最早的成句甲骨文“11字甲骨”,將甲骨文的出現年代提前至二里崗時期,為探尋商文明的發展脈絡提供了有利線索。
著名文化學者、鄭州市文物局原局長閻鐵成介紹,鄭州新密黃寨遺址出土了二里頭文化時期的卜骨,上有兩字,一字疑為“夏”,有專家認為這是夏朝的文字。再往前,鄭州王城崗遺址還出土了4000年前的刻畫會意文字的陶器。
閻鐵成認為,多元一體文明是在夏商周時期形成的,而鄭州作為夏、商的都城,在文字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??梢哉f,目前公認的最早的、真正的、統一的文字——甲骨文就誕生在鄭州。
著名考古學家、安陽殷墟考古隊原隊長、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唐際根在此前接受頂端新聞·河南商報記者專訪時同樣表示,殷商時期甲骨文就已經有了很成熟的文字體系,其誕生很可能在殷商之前。
“通過對甲骨文字形和商代各時期器物的比對研究,我們發現甲骨文字形和其參照的器型并非屬于殷商時期,這表明很有可能在殷商以前甲骨文就被創造出來了。但目前還在研究當中。”唐際根說。
唐際根還推測,甲骨文之前極有可能已有文字存在,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將甲骨文創制于公元前15世紀的結論等同于漢字起源的時間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progvisions.net/chengshi/show-252-303418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